河南西峡县土特产品种多吗?质量如何?量大吗?

295 2025-03-06 09:17

一、河南西峡县土特产品种多吗?质量如何?量大吗?

西峡县地处秦岭八百里伏牛山腹地, 紧邻宁西铁路和沪陕高速公路,G209、G311、G312国道穿越城区,距南阳机场110km、西安机场330km、郑州机场350 km,这里交通便利,网络通达,山清水秀,气候宜人。全县森林面积覆盖率80%,气候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过度带.气候适宜,环境优美,是美丽的山城.全县的药材十分丰富,是中药材的天然宝库。

西峡是全国较大的香菇、香菇脚、香菇酱、猕猴桃、木耳、羊肚菌、板栗、核桃、天麻、木灵芝、野蜂蜜、银杏果、野韭花、野山葱、红香菌(红菇)、核桃酱、黄金菇、真姬菇、茶树菇、树楸菌、鹿茸、猴头、拳菜(蕨菜)、黄花菜、香菇丁、杏仁酱黑木耳、板栗等生产基地和集贸中心。

这些纯天然食用菌珍品材料是贵公司生产加工产品的优质材料,希望我们的原材料能为贵公司提供生产,给贵公司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。

你还可以在百度上搜索“产地直销河南西峡县土特产”会有更多更详细的介绍。

二、罗城的交通

解放前,罗城全境不通公路、铁路。陆上交通,“非山路崎岖即鸟道羊肠”。水路运输,武阳江下游寺门—小长安—牛鼻河段,贝江下游三防(今属融水苗族自治县)—融水河段,东小江下游天河—祥贝(今属宜州市)—宜州河段,可通航小木船,直达柳州。但滩多水浅,运载量不大,运输周期长。除沿河圩村享其运输之利外,不能发挥多大作用。货物运输,主要靠人挑马驮。

民国23 年至36 年(1934~1937 年),罗城、天河两县县政府曾先后征款征工兴修县道、乡道。但当时所修的县道,由于工程艰巨,没有一条能通汽车;乡道多数是应付差事,有些路段甚至一动未动。

1952 年起,为了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,人民政府开始投资建挢筑路,采取专项拨款与地方自筹资金齐上的方法,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。1955 年先后修通了省道浮宜路、县道罗龙路,地方公路坝新线、官黄线。当年汽车开始运货。1958 年后修筑县道四环、天乔线,地方公路龙物线,当年拖拉机进行营运。60 年代修筑县道1 条,地方公路7 条,乡村公路4 条。1983 年公路里程总达、572.3 公里,98个行政村通车,占全县124 个行政村的79%。其中客车、班车路程长203 公里,通达11 个乡镇和39个行政村。

1985 年,全县通车里程达788 公里,其中省道1 条51 公里,县道4 条88 公里,地方公路19 条160 公里,乡村公路75 条489 公里。全县省道、县道、地方公路、乡村公路(含机耕路)形成了一个以东门镇(含东门乡)为起点,往桥头、寺门、龙岸、黄金、四堡、宝坛、乔善、天河、四把复迄于东门镇的县内环形公路网,西北连天怀、怀汝、甘才、宝坡、四坪等线、沟通兼爱、纳翁等大山区;西南连浮宜干线及东脉公路,沟通融水、宜山、柳城、柳州公路干线及黔桂。枝柳铁路干线。有汽车380 辆,拖拉机928 台,其它机动车84 辆,年客运量143.29 万人次,货运量1.41 万吨。全县100%的乡镇、84.25%的村委会都通了汽车,至1987 年,全县修筑桥梁71 座。

为了开发罗城煤矿,发展民族经济,1985 年国家投资修筑岔罗铁路,1969 年11 月全线铺轨完成。1970 年10 月1 日正式通车,枝柳铁路也通过罗城东部边境,1974 年9 月正式通车。[8]

2011年,罗城港可到达柳州、梧州、广州及港澳,是河池市唯一的出海通道;枝柳铁路经过县境东部,罗(城)宜(州)二级公路连接宜柳高速公路,能快捷到达区内外各大城市。

罗城至融水二级公路、四把至环江油路、县城二环路等全区路网工程和天河至宝坛三级油路、乔善至纳翁四级水泥路等72条县级和农村公路先后建成通车。公路交通实现量和质的双重历史跨越,通车里程由2005年的240公里增至2010年的475公里,增长98%,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的目标,规划中河池经罗城至桂林高速公路过境并于2017年开工建设。内通外联的便利路网格局基本形成。[9]

三、天峨县的交通运输

解放前夕,天峨县仅有马驮县道80公里,乡道305公里;水路运输靠红水河,航程240公里,上达贵州省的望谟县,下至东兰县安娄等地,航运船只全是木帆船。由于县内河道滩多水急,航道窄且弯曲,枯水期上航只能通行10吨位,下航30吨位。解放后, 县内的交通运输业得到发展,至1988年止,全县有公路433公里、拥有各类汽车228辆,用于运输的中型拖拉机20台、手扶拖拉机488台,11个乡镇通客车,有50%的村委会所在地通机动车辆。公路运输年货物周转量2715万吨每公里,客运周转量128万人每公里。1988年,全县有机动船77艘911.5马力,非机动船26艘,年货运周转量80万吨每公里。

天峨县境内,可通航的河流只有红水河和布柳河的部份河段,但通行的吨位极低,红水河六排之上段至望谟县只能通行10吨位船只,六排下段至东兰县安娄通行30吨位左右;布柳河只能横渡一些独木船,载重400公斤左右,不能上下通行。红水河在天峨境内111.5公里的航程中,计有蔡滩、新滩、小八腊滩、纳相滩、达良滩、新街滩、 雷公滩、龙滩、云榜滩等阻碍高吨位船只通行,1985年3月间,为加快黔桂的水上运输,贵州省航道队分别对蔡滩、小八腊滩、纳相滩、达良滩进行疏河炸礁,但没有多大改观。

到2003年,全县公路总里程930.49公里。其中龙滩水电站二级公路一条,里程30.46公里,占3.3%、四级公路107公里,占11.5%、乡干线路283.03公里,占30.4%、乡村道路510公里,占54.8%;等级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比重为14.8%;二级公路仅占3.3%。初步形成了以龙滩二级公路和重要县乡公路为支骨架,11个乡镇94个村通路的公路网络。 2003年,全县拥有民用汽车232辆。农用运输车92辆,拖拉机470辆。其中营运客车118辆,营运货车87辆,微型面包车19辆,正三轮摩托车820辆。年内完成客运量114万人次,客运周转量9120万人公里,货运量56.7万吨,货运周转量6912吨公里。全县有机动船舶205艘,其中民用营运船舶50艘(客船10艘315个客位、货船40艘)。

“十一五”期间建设了天峨至乐业二级公路、通乡三级油路等一批重大项目,全县公路总里程达955公里,比“十五”期末新增195公里。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相关评论
我要评论
点击我更换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