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峡工程的作用

147 2025-03-10 01:47

三峡工程的作用

作用:防洪,发电,灌溉,养殖,通航,旅游,减少下游传染病传播,减少下游水流泥沙含量.

三峡工程具有防洪、发电、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,不但可以为经济发达、能源短缺的华东、华南、华中地区提供大量的清洁电力,而且可以改善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,带动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,促进长江流域以至整个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。随着三峡二期工程蓄水、通航、发电三大目标的顺利实现,三峡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正日渐显现。

2.1 防洪效益

防洪是中国政府决策修建三峡工程最主要的目的,具有不可替代性。三峡工程蓄水至高程175米后,有效防洪库容为221.5亿立方米,可有效地控制长江上游洪水,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。遇千年一遇或类似于1870年曾发生过的特大洪水,可配合荆江分洪等分蓄洪工程的运用,防止荆江河段两岸发生干堤溃决的毁灭性灾害,减轻中下游洪灾损失和对武汉市的洪水威胁,并可为洞庭湖区的治理创造条件。

目前三峡工程处于围堰发电期,根据国家批准的初步设计,三峡水库没有设置防洪库容,不承担防洪任务;但遇到长江上游发生大洪水,在确保围堰安全运行的同时,可以适度发挥滞洪错峰作用。三峡工程在汛期来临之前已将水位降至高程135.7米以下,从高程135.7米至围堰最高挡水位139.8米有20亿立方米库容;如遇紧急情况还可将水位预泄至高程133米,增加10多亿立方米库容。这30多亿立方米的库容,超过了荆江分洪区蓄洪量的一半,可以用来拦洪错峰,从而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。

2.2 发电效益

三峡电站共装有26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,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,多年平均发电量846.8亿千瓦时。无论从装机规模还是多年平均发电量比较,三峡水电站均为世界最大的水电站。据初步估计,三峡工程全部建成后的装机容量约占中国水电总装机容量的1/6,多年平均发电量约占中国水电发电总量的1/4。

三峡工程自2003年7月份首批机组投产以来,已经有10台机组并网发电,装机容量达到700万千瓦,三峡电厂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水电厂,最高日发电量为 亿千瓦时,大约相当于中国日用电量的1/30,发电效益显著。截止今年8月底,三峡电厂已累计发电 亿千瓦时,预计今年可以超额完成年度发电计划。当前,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,电力消费需求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,大部分地区出现了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,今年夏季电力最大缺口达到了2500万千瓦,三峡机组的及时投产为缓解全国电力供需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。此外,随着三峡输电线路的投运,初步形成了以三峡为中心、西电东送、南北互供的联网格局,可以实现水火互补、跨区域电力交换,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。

2.3 航运效益

长江是中国内河运输的大动脉,年运量约占内河总运量的80%,是联系东西部经济发展的纽带;但宜昌至重庆的660公里河道,在天然状况下急流险滩密布,制约了长江航运的发展。三峡水库蓄水至175米以后,水库回水可以到达重庆,使大坝上游600多公里河段的通航条件得到根本改善,使运输效率提高,运输成本下降,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。此外,蓄水还将改善长江中游枯水季节的航道条件,通过增加水库下泄流量,可增加枝城至城陵矶河段的通航水深。

2003年6月,三峡水库初期蓄水至高程135米水位以后,回水区内的川江航道等级由3级提升为1级,最大流速已由原来的每秒3米变为每秒0.6米左右,水路货运成本下降了40%。三峡水库蓄水从根本上改善了川江航道条件,“黄金水道”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显现,促进了航运事业的迅猛发展。据统计,通过三峡的货运量已由以往最高年份的1800万吨迅速发展到蓄水一年来的近3000万吨。三峡船闸自通航以来,运行情况总体良好,通航能力逐步提高,满足了运量急剧增长的航运需求,促进了中国西部大开发和西部经济的发展。

3 三峡工程本质上是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工程

3.1 长江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

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,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,两岸资源和物产丰富,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。长江在孕育两岸文明的同时,也给中下游平原带来了深重的灾难。从汉初到清末的2100多年间,共发生大小洪灾210多次,平均每10年1次。仅1931年的洪水一次淹死14.5万人,淹毁180万间房屋。1954年的洪水夺去了3万人的生命,1800万人受灾,320万公

吉布提农业存在问题

第一个问题:因为吉布提是热带沙漠气候,缺水炎热,而适应这种气候是咖啡,又因为吉布提是原始农业,对土地投资较少所以只能种生命力顽强的土豆和玉米【这两个农作物耐旱】。是淡水资源导致的!

第二个问题:境内无永久性河流,主要为季节性河流。河道呈梳状,多发源于北部山脉和南部山地或高原,大多蒸发或渗人地下,剩余小部分注人红海。

第三个问题:吉布提的气候导致的缺水,吉布提主要援助国为法国、日本、美国、沙特、中国、意大利等,援助国际组织主要有欧盟、联合国难民署、世界粮农组织和非洲开发基金等。据吉财政部统计,截至2009年底,世界银行、非洲开发银行等多边机构以及美国、法国、伊朗等国共为吉提供贷款1.88亿美元,无偿援助1.6亿美元。

第四个问题工业

2006年工业产值为1.14亿美元,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.8%。2008年由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加,第二产业增长24%。主要工业为电力、水利、房屋及公共工程、盐矿开发等,另有一些建筑业以及矿泉水厂、可口可乐饮料厂、面粉厂、制瓶厂、奶品厂、制药厂、水泥厂、机械修配、船舶修理、炼油、制革、发电等小型工业。

农牧渔业

农业以畜牧业为主。可耕地面积1万公顷,已耕地1000公顷。2006年农业总产值为2457.5万美元,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%。2008年第一产业增长率为18.7%,牲畜出口增长较快。据吉国民银行估计,2006年共有牛4万头,骆驼6.9万峰,绵羊46万只,山羊51.2万只。全国有牧场23万公顷,牧民约10万。全国有1600多农户,农民3600人。粮食不能自给,每年从欧盟、法国、日本等国接受约1.3万吨粮食援助。渔业资源较丰富,预计年捕捞潜力可达4.8万吨,但目前捕捞业仍比较落后,采用手工作业捕鱼,年捕鱼量仅为1000吨。家庭渔产品消费量低,平均每户年消费1.5公斤。渔民约1000人,日均收入4.5美元。

旅游业

吉布提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旅游业,全国有9家旅馆,共440个房间。每年接待游客2.5万人。吉布提的主要旅游点有阿萨尔湖、阿贝湖、古拜特·阿尔·卡拉卡魔渊、阿尔都巴火山、达依原始森林、朗达兴奔古瓦莱瀑布、塔朱腊海上乐园等。

交通运输

吉布提人民交通运输在吉布提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。吉布提港是东非优良海港之一,拥有15个泊位,其中13个为远洋深水泊位,港口外有5个加油加水泊位,港内可停靠大型船15艘。其航运、停泊和装卸条件完全符合国际标准。欧加登战争前,吉布提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港口业务和铁路收入。吉布提港也是埃塞俄比亚的一个重要出海口,埃塞俄比亚对外贸易的3/4左右是经过亚的斯亚贝巴—吉布提铁路转口的。1998年吞吐量250万吨。一个时期以来,中国政府以不同形式给吉布提大力支持,援建了很多基础设施项目。同时通过由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经营的航线,建立起达吉布提与中国大城市交流的纽带。这对于经济尚不发达的吉布提无疑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。埃塞俄比亚航空中国线路开通后、中,吉布提之间的货运量逐渐增加,其中[1]香港-亚的斯亚贝巴-吉布提空运线路货运量为中国出口之最

吉布提与埃塞俄比亚首都有铁路相通,吉布提境内铁路长约106公里。1997年铁路货运量为33万吨。

全国有公路3067公里,其中沥青路面412公里。

吉布提国际机场可起降大型客、货机,是乌干达等非洲内陆国家前往法国的中转站。吉布提航空公司飞行10条国际航线。1996年由机场入出境旅客为123449人次。

财政金融

据非洲发展银行的统计1997年吉布提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.68%,支出占34.95%,财政赤字占4.28%。吉布提1997年的外债为3亿美元,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9.8%。1980~1990年的外债还本付息年均增长率为24%,1991~1997年为7.8%。1998年外汇储备为6260万美元。

对外贸易

吉布提出口商品包括食盐、牲畜、皮张等。主要贸易伙伴为法国、埃塞俄比亚、日本、意大利、沙特阿拉伯、美国、泰国等;法国分别占吉进口额和出口额的30%和50%左右。主要进口商品为粮食、纺织品、机械设备、电器产品、运输材料等。据非洲发展银行的数字1996年吉布提的出口总额为3490万美元,进口为2.04亿美元。贸易逆差达1.691亿美元,为出口总额的4.8倍。

外国援助

吉主要援助国为法国、日本、美国、沙特、中国、意大利等,援助国际组织主要有欧盟、联合国难民署、世界粮农组织和非洲开发基金等。据吉财政部统计,截至2009年底,世界银行、非洲开发银行等多边机构以及美国、法国、伊朗等国共为吉提供贷款1.88亿美元,无偿援助1.6亿美元。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相关评论
我要评论
点击我更换图片